close


如果有長期關注鍾家食堂的臉書的朋友們,不知道是否發現,近來分享的都是自家部落格,
每篇文章都像食堂的餐點一樣「自己寫」或者是顧客的回饋文。

這樣做徒增食堂的工作量,不見得可以獲得「眼睛」或「讚聲」,吃力而不討好!
(歹路
毋通
黑白走阿~

 

如果要貼農場文或濫發的新聞,打工仔一天至少可以發10則沒問題。
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有個用意,類似「這樣吃最好」或「某某癌是這樣吃來的」等文,
證明真食物的重要性或藉此刷自己的存在價值,形塑「不吃鍾家食堂就會****」氛圍,
利用恐懼襯托「真食物」價值是不是有點悲劇啊!

打工仔分析一陣子,這類影片或農場文既少有深度也無自身的見解,分享這類東西,
無非看見對自己的事業有利,得以用來「控制」你的眼球,發表「恐懼」或「仇恨」
一時之間好像很重要,可對生活沒有實際幫助,是真是假也不知道。

 

現實是.....這招很有效,百試百靈。

有效幹嘛不做?因為發現更重要的事情是....這種手段用久了,深怕會像911後,
許多美國人遇到「類中東地區人士」,心驚膽戰或仇視,無限月讀阿!


 

不想以後大家看到食堂發文就「皮皮ㄔㄨㄚˋ」(批判你的人已經太多,少我一個也好)

這社會已經很有病,大家生活壓力也很大啊~吃真食物應該是很開心der

是會給人飽滿的力量.....既然是正向的事情,為何總要逆向操作呢?

 

食安的問題,是超級大結構性的問題,包含政府、企業(生產與製造)、消費者,
黑商吃定多數消費者對「食材的不夠瞭解、食物既有味道、沒有自有味覺、
以及追求「美食=美麗的食物」的心理、便宜的需求」
,百年結,內心結,
你心結,我無解。只好更專心做真食物囉!

 

連媒體都會造假有業配,也會製作類健康節目實則為廣告(有誰不知道嗎?)

真實性與權威性早在濫用之中喪失第四權的資格;
網路世代的崛起,看似可以取代被濫用的第四權,但實際上並不全然如此。

認真的探究一個知識性的問題,發現千篇一律的論調(搜尋2017.1~2010味精)
更確定一件事情:【小店家的業配只是撒罵,集體性「共表文」才令人害怕】
財團的威力到底可怕在哪,不僅僅財富,連話語權與知識權全部壟斷。

 

要過年了,不要再說那麼嚴肅的話題;

獻給大家一個好廣告,

讓紛紛擾擾中,在吳念真導演的語調中被拍拍

來年再見!

 

新年快樂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鍾家食堂便當救國 的頭像
    鍾家食堂便當救國

    鍾家食堂無添加2.0

    鍾家食堂便當救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